本报记者 付丹丹 3月5日,是学雷锋纪念日。雷锋是经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的表率,雷锋精神固然被说起多年,却内涵雄厚,常提常新,永远发光发烧。在我们的身边,就有不少“活雷锋”,他们将雷锋精神融入本身的生活,在本身的人生中也绽放出纷歧样的色彩。 近日,记者走进四个分歧行业的代表人物,发现对于他们而言,雷锋精神被付与的分歧意义。 亲民爱民 他用所有建功受奖的奖金及部门工资帮扶坚苦群众 ——平猴子安分局南地派出所副所长张云福 张云福,本年56岁,现任市公安局平猴子安分局南地派出所副所长。从警30年来,他先后被分局荣记小我奖励5次。延续五年被评为“生齿经管妙手”、“群众工作妙手”和“本溪市争创无毒县区先辈小我”,五次荣立三等功和二次二等功。 2006年张云福被评为“市级人民写意民警”和“省优异社区民警”;2009年6月荣获“辽宁省优异共产党员”;2010年3月被评为“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圭表”;2011年8月荣获本溪市公安局十大 “爱民榜样”,9月荣获本溪市第二届十佳“道德榜样”。张云福所负责的德泰社区在2006、2007、2008年继续三年被辽宁省评为“安然社区”、“协调文明”社区。 在德泰社区,几乎没有人不熟悉张云福,上到八九十岁的白叟,下到七八岁的孩童。张云福把“经心全意为人民办事”贯穿于工作中,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己任,匡助需要匡助的人,并把社区内的各方面的重点人员、特困家庭共40户作为本身的连心对象,对他们进行按期帮扶。 张云福心里老是缅怀着社区的难题群众,经常带头捐钱援助那些坚苦家庭,在担当社区民警时代,张云福把所有建功受奖的奖金及部门工资,共计六万五千余元,全都用在了帮扶社区的坚苦群众上。在调整居民胶葛中,他总结出“疏导法,说吃法,崩溃法,教育法”等调整设施,先后成功调整各类居民胶葛150余起,居民胶葛调整成功率达100%。 敬业贡献 他在寻常的岗位上干出不屈凡的业绩 ——市交通局公路办理处奚堡道班班长赵忠平 赵忠平,如今是市交通局公路办理处奚堡道班班长,33年前,19岁的他,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,起头了他的养路生涯。从那时起,冬去春回、寒来暑往,道班里的养护工人换了一拨又一拨,赵忠平却一向苦守着这个岗位,从没有想到过抛却。 “养路工这活谁都能干,就看你认不认干,咱干一天就得像个样。”赵忠平将公路养护工作当成本身家的事,道路畅、洁、绿、美、安是他的最高追求。 公路养护岁月在赵忠平身上留下了不成磨灭的印记,也留下了太多的疤痕,更给他带来了浩繁的声誉。2011年,赵忠平被省公路局授予“全省十佳道工”声誉称号;2012年,被本溪市当局授予“交通十佳养路工”声誉称号;2013年,被授予市“劳动圭臬”声誉称号;2014年被授予“辽宁大好人 最佳丽物”,并荣获“全国十佳最美养路工”;2015年获得辽宁省“人民好干部”称号;2018年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。一身声誉的赵忠平依然一如既往,天天很早就出门,10多个小时的日常巡视、养护功课天天最晚抵家,管护路段一有情形他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处理…… 点滴小事虽不惊人,却凝聚着一个通俗养路工人默默无闻、俭朴而又深挚的情怀,恰是这种情怀,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本溪公路人络续提高、甘于贡献、一路前行。在赵忠平心目中,雷锋精神就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不屈凡的事,用“钉子”精神看待工作,“我只是一名通俗的养路工,只做了一些寻常的工作,却给了我这么多的声誉。从此,我会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,把平安、舒适、畅洁的公路情况贡献给每一个行路人,让他们舒舒服服地路过,安平安全地回家。” 助工资乐 他感觉匡助别人是一件迥殊幸福的事 ——本溪“苍生雷锋”自愿办事队队长都基华 都基华,本年59岁,是都基华慈善义工队和本溪“公民雷锋”自愿办事队队长,照样儿童福利院名望院长,又是三和小学、卧龙小学、黑沟小学和桓仁县实验中学四所学校的信用校长。都基华一家四口人不仅满是义工,连本身的3个妹妹和2个妹夫也都是义工。 曾经荣获“本溪市第五届道德榜样”和“辽宁省第六届道德榜样”的都基华感觉做公益就是沉下心安恬静静去做就好,不消追求回报。 2013年,都基华开启扶贫、助学模式,陆续对大学、中学、小学的贫困学子进行帮助,先后帮助的贫困学生达上百个。为了让山区孩子开拓眼界,他还推出了“桓仁山区助学支教打算”。针对贫困家庭他进行结对子帮扶,并推出了“羊羔规划”和“土豆规划”的精准扶贫项目,截至今朝累计爱心捐赠已达50多万元。 接济他人,被他人接济,在都基华看来都是一件特殊幸福的事。他认为,雷锋精神永不外时,实实在在去做公益自己就是在践行着雷锋精神,每小我都应该向雷锋进修。2008年之前,他率领家人和同伙经常匡助他人,2008年他成立了都基华慈善义工队,就是想率领更多人去做公益,匡助更多需要匡助的人,2017年,都基华但愿更多人成为“雷锋”,他便注册成立本溪“庶民雷锋”自愿办事队,正如团队标语那样“我们都是通俗老庶民,我们都是雷锋,我们向雷锋同志进修,雷锋精神永放光泽!”这些年来,他率领着团队默默做了不少公益勾当,为农民工捐衣物、常年帮扶年迈的孤寡白叟、给疫情捐钱捐物等,今朝该团队注册义工人数已达400多人。 为国损躯 他自愿写下支援武汉疫情“请战书” ——华润辽健集团本钢总病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杨 陈杨本年43岁,是华润辽健集团本钢总病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,是华润辽健集团本钢总病院2月9日赴武汉疫情支援的第三批10名医护人员中的一员,从他写下自愿前去武汉支援的“请战书”起头,他就一向祈望着早点去武汉匡助疫区较为严重的区域支援。拥有21年党龄的他感觉,国度有难时,党员就应该冲锋陷阵,无私贡献,疫人情前,作为一名大夫更应该尽好本职,去患者最需要的处所。 平时的陈杨,经常列入病院组织的义诊勾当。他说,他喜欢匡助患者脱节病痛熬煎,义诊给看不起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窗,给不正视精神疾病的人敲响警钟,能用本身的医术去接济他人,是件让他感觉分外有成就的事。 做一名大夫能够救死扶伤,是一个神圣的职业,也是患者的心中的救命“天使”,所以无论平时工作中仍是在国度碰到重大灾难时,陈杨都感觉应该自告奋勇,是大夫就应该具有大公至正的胸襟。目前陈杨还在武汉的“雷神山病院”,天天的工作强度是平时工作量的几十倍,工作时连喝口水都是豪侈,他天天几乎天一亮就起头忙于疫情患者,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下班,但陈杨感觉希奇结壮,他认为是大夫就要和患者在一路,因为他想用乐于贡献实实在在向人人传递雷锋精神。 2月9日,和陈杨一路支援“雷神山病院”的辽宁省1000多名医护人员陆续抵达目的地。在雷神山病院这20多天的工作,让陈杨深深地理解了什么是现代雷锋精神,疫情发生后,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,陆续赶往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,他们舍“小家”顾“各人”,甘于为国贡献,他说,还好他没错过,也很幸运成为他们中的一员。 分类: 本溪热点资讯 |